董琪《雕刻时光:中国邮票雕刻凹版口述史》2018出版

新邮快讯 nopaio.com 2019.06.09

  世邮网讯: 邮票雕刻师董琪编著的《雕刻时光:中国邮票雕刻凹版口述史》2018年8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雕刻时光:中国邮票雕刻凹版口述史》是中国首部邮票雕刻凹版发展史研究的著作,是中国首部以从业者的经历,以亲历者的视角,以中外“雕刻凹版”艺术为主线,多层面多视角展示了这一界域的渊源与魅力。这部书回顾了中国邮票雕刻凹版的发展历程、时代背景、名家名作,让还在躬耕于方寸艺术领域的邮票的雕刻家、设计家、集藏家、印制专家以及美术家等人物出面,以见证者、亲历者、评论者等多个视角,讲述了邮票以及在邮票中“尽精微”的艺术创作。就这样,《雕刻时光:中国邮票雕刻凹版口述史》这部书引领着我们走近了以及走进了邮票设计与雕刻的艺术世界。

  本书是全方位记述我国邮票雕刻凹版发展历程的著作,填补了这一特殊专业领域的空白。此书前一部分忠实地记录了中国邮票雕刻凹版110年走过的风雨历程。不仅仅是文字叙述,印刷精美的邮票资料带着百年沧桑让读者去感受,去触摸那个时代的体温和脉动,去抚摸雕刻的时光,应该会提供不一样的阅读体验。说到雕刻凹版,本书涉及邮票,也涉及邮票以外的内容,为了让受众更深入地认识和认知邮票中的雕刻凹版艺术,如钞券等超出“微型”尺幅的载体,但全书叙述的主体,依然是“精微”的雕刻艺术品——邮票。与雕刻凹版要有聚焦一样,本书叙说的聚焦点,正是人们熟悉的邮资凭证,有着“国家名片”的誉称,邮票标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是方寸间的编年史。本书系统而简要地回顾了中外雕刻凹版的历史,并以“雕刻凹版与版画”、“雕刻凹版与印制”为题,从大美术范畴和社会应用领域,简述了世界版画史和邮票的印制过程,艺术与应用的紧密关联。在勾勒出雕刻凹版艺术大背景的基础上,作者又以“至博大而尽精微”的视角,落笔于精湛而神秘的邮票雕刻凹版艺术世界。

  作者介绍:董琪,女,任职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是中国第三代邮票雕刻师、邮票设计师、画家,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设计艺术专业,硕士。代表作品:北京印花税票《北京坛庙》、《奥运会:从北京到伦敦》、《孔府、孔庙、孔林》雕刻极限明信片、《博鳌亚洲论坛1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邮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八十周年》邮票等。

  《雕刻时光》图文并茂地展现一种罕为世人所知的工艺,并讲述一段神秘的历史:一项集绘画、雕刻和技法于一身的、难度高、程序复杂的雕刻钢凹版技艺。中国钞票与邮票的雕刻版艺术可为同根同源,自西方传入,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共产生了五代雕刻师。当下,在世界范围内,雕刻版技艺的传承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现状,全球邮票雕刻版雕刻师不足百位,中国邮政为这门技艺的传承积极培养人才,在世界雕刻版的传承保护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雕刻版的师承特点、应用范围以及学习时间等因素,至今没有系统的文字性论述。但中国邮政已走过两个甲子,这段艺术历史不应忘记也不会忘记。本书作者是承上启下的中国第三代邮票雕刻师、邮票设计师,她深受工匠精神的感悟萌生了记录这段历史的初衷,以专业视角,真实记录这些雕刻艺术家、著名藏家以及专家、学者对雕刻版艺术的研究创作过程,整理搜集出珍贵的文献、图稿、珍贵藏品等,记载为这门艺术默默奉献的几代雕刻版艺术家们的工匠品格和精艺精神,以及雕刻版印刷工艺介绍、收藏名家的鉴别收藏记事等,让读者了解这门神秘的艺术,品读工匠精神,推开中国雕刻版宝藏的大门。

  本书邀请李泽厚、马未都、和龑(作家、民俗专家、资深出版人)作序言和顾问。

  目录
  第一章 中国雕刻凹版概述 / 1
    雕刻凹版始初建 / 2
    东渡求学路漫远 / 7
    战云笼罩黯钞券 / 12
    中华凹雕扬风帆 / 14
    国运荣昌振凹刻 / 23
    技法相承两岸连 / 32
    钞邮雕刻本同源 / 33
    大国工匠兴驿传 / 34
    西艺东来越百年 / 58
    纪元开启写新篇 / 60
    记录港澳话台湾 / 63
  第二章 雕刻凹版与版画——世界版画史简述 / 69
  第三章 雕刻凹版与印刷——浅谈邮票的印制形式 / 79
  第四章 钞券雕刻家 / 89
    父女相承,“算房高”的雕刻情缘 高振宇 口述 / 90
    用刻刀记录时代、传承文化 高铁英 口述 / 101
    新中国一位女钢凹版雕刻家 赵亚云 口述 / 102
    发现韵律之美 雕刻的绘画性 赵启明 口述 / 113
    赵樯感受的海趣艺术 赵樯 口述 / 122
    同气连枝钞邮雕刻家 孔维云 口述 / 124
    凹“雕”侠侣之马荣,大国工匠中技反哺 马荣 口述 / 133
  第五章 邮票雕刻家 / 143
    跌宕邮票生涯 孙经涌 口述 / 144
    不信己之赵顺义 赵顺义 口述 / 155
    我追求的“苦”与乐 呼振源 口述 / 164
    雕刻无“疆”,由刀及笔 董琪 自述 / 174
    师遇北欧,生为邮雕 马丁·莫克(Martin M rck)口述 / 189
  第六章 美术家、邮票设计家 / 199
    艺无边界,特立邮缘 韩美林 口述 / 200
    三十六年前往事拾珍 邵柏林先生谈雕刻版邮票 / 209
    画“痴”邮缘,勿忘民族性 李德福 口述 / 222
    艺术的融合 李晨 口述 / 235
  第七章 集藏家 / 249
    七十年太短,邮票值得爱一辈子 李伯琴 口述 / 250
    三界通感,藏成一家 李近朱 口述 / 264
    集邮使我的人生多姿多彩 冯舒拉 口述 / 279
    “华邮国宝” 红印花小字当壹圆四方连 刘建辉 口述 / 287
  第八章 邮票印制专家 / 293
    三厂构架师,制度重塑设计 董纯琦 口述 / 294
    方寸世界 邮印一生 董凤阳 口述 / 302
    邮票要往里面看 林裕兴 口述 / 312
  第九章 集邮文化推广、研究专家 / 325
    情系方寸责所寄 刘建辉 口述 / 326
    我的邮票 我们的《集邮》 刘劲 口述 / 335
  参考文献 / 347
    中国邮票雕刻凹版发展大事记 / 348
    新中国雕刻版邮票一览(1949—2017) / 351

  本书定价98元。

方寸邮票的世界——读《雕刻时光:中国邮票雕刻凹版口述史》

作者: 艾克拜尔·米吉提 《中国政协》杂志2019年第10期

  那一天,我们从瑞士过来,越过莱茵河上游一座桥梁进入列支敦士登公国(这是世界第六小国家,桥头便是国界)。邮票是列支敦士登的特色产品,也是该国支柱产业,自1912年起,列支敦士登即以发行优美的邮票闻名于世。我便想起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邮票设计师、雕刻师,凹版雕刻画家和水墨画家董琪要写的一部关于邮票雕刻凹版研究的书,我曾经鼓励过她,我觉得这将会是一部具有独特价值的著作。没想到很快,这部书就放在了我的案头。

  《雕刻时光—中国邮票雕刻凹版口述史》(以下简称《雕刻时光》)是一部中国邮票雕刻凹版简史。打开这本书,“纪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纪念》(1950 年发 行)” 套票欣然跃 入眼帘,让人惊喜。“纪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纪念》(1950 年发行)”套票是新中国第一套雕刻凹版邮票。本书附录详细记载,该套邮票于1950年2月1日发行。今年适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让该套邮票再次进入人们视野,是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最好的纪念。

  本书作者董琪多年来孜孜以求,刻苦钻研,既接受了新中国第二代邮票雕刻前辈的师承传授,也接受了欧洲雕刻凹版名家的系统教学。时代让她有幸经历了由传统手工雕刻凹版转向现代数字化雕刻凹版不同的发展阶段,成长为新中国第三代邮票雕刻师之一。目前,全球邮票雕刻师已不足百人,是名副其实的稀缺人才。但是,她并不满足于现状,以满腔热忱探寻跨越百年的《雕刻时光》,追根溯源,展现中国自清末民初以来,五代钢凹版雕刻师“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大国工匠精神,忠实记录我国邮票雕刻凹版的发展历史,向读者奉献出这部独特著作,填补了我国在此项专业研究领域的空白,可喜可贺。

  对大多数人来说,“雕刻凹版”是一个陌生的词汇,需要某种程度的知识启蒙。通过作者笔端,我们可以看到,雕刻凹版源自版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作者研习版画历史和技艺,寻访仍在躬耕于方寸邮票艺术领域的雕刻家、设计家、集藏家、美术家、印制专家、集邮文化研究专家、历史学家等三十余人,以见证者、亲历者、收藏者身份多维视角,讲述邮票以及邮票中“尽精微”的艺术创作,回顾中国邮票雕刻凹版的发展历程、时代背景、名家名作,精心穿凿史料与采访口述所得,将《雕刻时光》呈现在读者面前,是一大创举。

  显然,雕刻凹版艺术以其艺术性、工艺性、科技性融为一体,原初的手工雕刻技法脱胎于 14 世纪欧洲金属雕刻凹版画。应当说,金属雕刻凹版画曾在中世纪欧洲创造过辉煌。而在实用领域,雕刻凹版所蕴含的精密、凹印、不可复制和防伪性等特点,积极适应了近代社会经济流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钞、邮、券印制技术,尤其所具备的独特防伪性能,使得雕刻凹版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实用艺术形式。在我国, 印制纸币走 过了这 样的历程:木板印刷——石板印刷——铅版印刷——铜凸版印刷——钢凹版印刷。直到清宣统三年印制的“大清银行兑换券”(俗称大清钞票),是我国货币史上首次由官方采用钢雕凹版工艺印制的钞票。清末,美国人海趣应清廷之邀,给中国带来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手工钢雕凹版技术,培训了中国第一代手工钢雕凹版师,传授钢雕凹版及制版、印制技术。一百多年来,中国几代从事雕刻凹版专业的雕刻师,潜身于神秘的特种印刷行业,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姓名鲜为人知,作品却广为流传,成品几乎人人享有。《雕刻时光》恰恰为读者揭开了这层神秘面纱。

  《雕刻时光》向我们娓娓道来钞、邮、券雕刻同根同源,钞券雕刻艺术家同时雕刻着邮票,令人大开眼界。自 1840 年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在英国诞生至今,作为“邮资凭证”,邮票使用者众多,在互联网和手机覆盖社会之前,一切信件往来都离不开邮票。甚至邮票设计印制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形象,被誉为“国家名片”。所以,邮票便有覆盖面宽,宣传面广,且时代性强的特征。邮票设计制作版面精微,内容丰富博大,强烈的时代特色折射出文明的光彩,彰显着特殊的文化魅力,体现 着 独具的文物价值。作者用“雕刻时光”“以票带史”,讲述了邮票从产生、发展到今天的真实历史。在我国,1878 年 清代“ 大龙邮票”问世以来,人们从方寸“阅微”目睹了中国邮票百余年的发展脉络。及至民国时期,以至在解放区人民邮政时代,直至新中国成立以来,邮票雕刻凹版这项“精微”艺术,成为邮票设计与印制的主要表现形式,并有大量雕刻版邮票精品传播于天下。即使在战争年代艰苦岁月,雕刻师们仍用简朴的木板、锌板,以雕刻线条留住时代变幻风云;方寸邮票呈现万千气象,蕴含雕刻凹版不同凡响的技艺和魅力。读者铭心记忆的是,在我国发行的邮票序列,雕刻版邮票约占 1/4,其中早期邮票基本都是雕刻版邮票。

  《雕刻时光》告诉我们,邮票不仅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美术史的组成部分,邮票为普及美术审美、为普通大众接受“美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邮票是“微型艺术”,雕刻凹版运用于邮票,是“微型艺术”中的“微型艺术”创作。《雕刻时光》将雕刻凹版的“点线”力量,特别是“线条的力量”,严谨呈现在读者面前。在“尽精微”雕刻下的线条,犹如一道道“年轮”,忠实记录了中国邮票艺术前行轨迹,表达出一种强烈的“文化自信”。

  当然,在信息时代,在通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一切似乎都可以在网络上解决,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更为甚者竟然可以在手机视频上拇指搞定。因此,邮票时代似乎渐行渐远,甚或新一代人不知邮票为何物。人们对邮票的认知正在发生变化,由实用性向审美性、收藏性和研究性转变。也许,在科技发展的未来,邮票将成为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文物,既可做微观审美、防伪性的研究,又可做文明史的宏观研究。但是,邮票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具有文化传播的使命、责任与义务。

  2019年是中国邮票发行141周年,也是雕刻凹版技艺正式传入中国111周年。迄今为止,我国已传承四代雕刻凹版师,董琪是其中佼佼者之一。她是邮票设计师、雕刻师、同时也是凹版雕刻画家和水墨画家。她近年来主要邮票类作品有:北京印花税票《北京坛庙》、北京奥运会《奥运会从北京到伦敦》、《中国船舶工业》《博鳌亚洲论坛 10 周年》《三联书店创建 80 周年》《海南环岛高铁建成开通》《中国远洋运输》《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共中央党校建校八十周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六十周年》《中国古代文学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等作品,她还是 2019 年《乙亥年》生肖邮票的雕刻者之一。我们期待她有更多的好作品问世。

  作者:艾克拜尔·米吉提(哈萨克族)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作家》原主编

Copyleft2010 352384@QQ.com

Taihu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