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istory of China 5000 Years on the Stamps 邮票上的中华五千年

nopaio.com 2019.05.18

1878-2019 清民区中台港澳 563套2502枚 邮票详细解读

目录 前言  伟大的祖国  华美的诗篇  珍贵的古物

神话传说 史前遗迹 商周战国 强秦大汉 三国分裂

隋唐五代 两宋风云 辽夏金元 大明王朝 大清帝国

附录    节庆 生肖 建筑 科学 服饰 戏曲音乐

第二章 史前遗迹:黄河长江 人类遗存 史前文物

2-1(含图2-2-图2-10):黄河小版张含邮票9枚/2015-19/2015.08.23/袁加/(B1)
图2-1a:黄河长卷版含邮票9枚/2015-19/2015.08.23/袁加/
图2-11(含图2-12-图2-20):黄河小版张含邮票9枚/澳S195/2015.10.12/袁加/(B2)
图2-21(含图2-22-图2-30):长江小版张含邮票9枚/2014-20/2014.09.13/袁运甫 袁加/(B3)
图2-21a:长江长卷版含邮票9枚/2014-20/2014.09.13/袁运甫 袁加/
图2-31(含图2-32-图2-40):长江小版张含邮票9枚/澳S204/2016.07.11/袁运甫 袁加/(B4)
图2-41:第35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纪念-长江1枚/2015.04.11/袁运甫 袁加/

新票参考价:12+70+18+15+170+18+120=¥423

自从一百多年前以现代方式进行考古,发掘出了各地不同时期的数十万年来的多处石器时代遗址,现代史学界不再一味尽信古籍中不可证明之商代以前所谓上古史,以实物为依据,科学为准绳是当今历史研究的一大进步。中国历史如果从中国第一次成体系甲骨文或陶文的文字出现的商朝中期算起约有3350年;从考古学上第一个王朝二里头文化算起约有3700年;从西周文献中传说中的夏朝算起约有4100年;从孔子所说的有着三皇五帝的传说时代算起约有4700年;从盘古女娲等不确定的神话时代算起约有“五千年”;从标志着文明萌芽的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算起约有10000年;从人类开始脱离原始生活的旧石器时代蓝田猿人文化算起约有80万年;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人”,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170多万年。

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两个,即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两种文明的不断交流融合升华形成了主体民族文化价值的源远流长的发展。有历史学者认为,在人类文明史中,“历史时代”的定义是从产生文字之后算起,之前的时期称之为“史前时代”。中国历史中有传说“伏羲创造八卦”,黄帝时期的“仓颉发明文字”等等,但都无证可考。近代考古发现了3350多年前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约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真实的古代生活发展已经由无数的考古遗迹所揭示与还原,越来越接近于历史的真相,人类来自于动物界的进化已经板上钉钉,绝非神灵所创造,人类从古猿到类人猿再到类猿人直到被称为智人的我们现今差不多的样貌基本上经历了两百万年的时间,而真正的可靠文明史分布在几个不同的地方,也不过一万年以内。现在的世界是文明时代,而这种和平稳定的生活还不到一百年,科技的飞快进步使我们在最近几十年中的发展超过了过去几百年,几千年的进度。文明的世界也有局部的野蛮行为,不容于现代社会普遍的价值理念,但也不是很快能全面解决的问题,毕竟,文明本身即来自于野蛮。

有据可查的是地球上的人类基本上有七千年的文明史,西亚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是现当代人类中的先行者,一千年以后,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哈拉巴文明,几百年后,爱琴海出现了克里特文明,而东亚黄河流域也演化出了华夏文明 ,加上基本上与欧亚非文明隔绝的中美洲奥尔梅克文明,这“六大文明”经历了各不相同的命运。中华文明不是这些文明中最古老的,应该说与西方诸文明的时间差距相隔还比较长,但却是唯一一个从古至今绵延三千七百余年有实物证据历尽沧桑却没有中断的文明。现在的人能看懂数千年前留存的文字,这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是绝无仅有的,汉语如果使用表音文字恐怕就不会让我们如此有幸,这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应该与古人的审美与教条分不开。

石器时代是考古学上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这时的人类主要用石头制造劳动工具,还不知道利用金属,按照石器的加工倩况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开始于约七、八千年以前。这时的人类已开始栽种植物,从事畜牧,生活资料有较可靠的来源,并开始定居生活。广泛使用磨制石器,已能制陶和纺织。我国各地普遍发现不同类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迹 ,中国境内已发现最早的人类是公元前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之后是生活在公元前100万年的陕西蓝田人,而70万年前生活在北京房山周口店的北京猿人是原始人群的典型代表 ,他们生活在旧石器时代,过着母系氏族公社的生活。现代人在大约10万年前出现在东亚,大概也是从非洲某地迁徙而来。旧石器时代后,捕猎者和采集者出现,人类开始说话。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表明,大约距今40000—10000年前,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代人类即晚期智人,其脑容量、体质状况、语言能力与现代人已没有多少区别,在欧洲、亚洲、澳洲都已发现了他们制作在岩壁、洞穴、石头、陶土和牙、角、骨器上的刻画图案或雕塑,其中涉及人物、动植物、天象及各种带有一定规律性的由点、线组成的图案,这意味着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原始人类已经开始有意识地用符号、记号、图案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创造,人类书面语言也开始产生。

距今14000至10000年前,中国境内的农业已经开始起源,至少距今8000年左右,中国南北方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种植农业已经成熟了,这意味着古人对天象、气候、季节、年周期的认识和分割已较为熟知,原始的天象观测、天文历法知识应已粗具雏形。这一点与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所言“必须研究自然科学各个部门和顺序的发展。首先是天文学,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为了定季节,就已经绝对需要它”恰相吻合。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伏羲画卦、神农作稼而有文明的传说指的也应该是这一时期。中国和西亚是世界上农业起源最早的两个地区,而彩陶也是这两个地区起源最早、最发达,这些现象显然并非偶然。自近代考古学产生以来,人们一直都没有对以彩陶图案为代表的史前人类刻画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当代考古学家的不断重视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揭示出了这些图案的更多含义。

公元前10000年的最后一次冰期末期之后到公元前5000年,具有农业、制陶、村落和纺织的新石器文化在今日中国的许多河谷地区出现。到了新石器时代,位于长江流域的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和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 化及良渚文化已经能够进行农业种植并且可以精细雕琢玉石及各种硬物,人类的审美意境大大提高。我国台湾和香港都出土了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存,形式多接近福建和广东的临近地区,可见中华文明从来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研究地质学、古人类学和考古学,现代学者会毫不意外的构建出中华文明起源的不同故事。他们并没有对农业、文字、青铜技术和国家结构不屑一顾,但与传统故事不同的是,现代研究往往强调了礼仪和宗教在塑造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方面所起的作用。

第一节 黄河长江

黄河是中国北部的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黄河流域不仅拥有壮丽的山河景观,更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黄河北源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支脉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发源于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早在石器时代,就形成了中国最早的新石器文明,比如蓝田文明、半坡文明出现在黄河支流渭河,龙山文明出现在山东半岛等等。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大约在4000多年前,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它部族,形成“华夏族”。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从远古时期开始,4000多年的历史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殷都(当时属黄河流域)遗存的大量甲骨文,开创了中国文字记载的先河;西安(含咸阳),自西周、秦、汉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历史长达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东周迁都洛阳以后,东汉、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阳建都,历时也有900多年,被誉为“九朝古都”;结束五代乱世的北宋定都开封,经济、文化、艺术、科技都形成了空前的发展。北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但是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黄河流域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仍处于重要地位。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最早的地区。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内已出现青铜器,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洛阳出土的经过系列处理的铁锛、铁斧,表明中国开发铸铁柔化技术的时间要比欧洲各国早2000多年。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产生在这里。

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与黄河一样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区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97km,比黄河长9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在世界大河水流量中,长江也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亚马逊河和刚果河。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长江流域有人口约四亿人,占全国三分之一。

大约距今200~300万年前至1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长江流域就是早期人类生存和演化的重要地区之一,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中,早期、中期、晚期的都有发现。约200万年前,中国就已出现了在长江三峡一带活动的古人类,被称为“巫山人”;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发现距今约170万年左右的元谋人为早期猿人阶段的晚期,比北京猿人更原始,可能已会用火,1988年元谋县又出土了一具人猿超科头骨化石,距今约300~400万年;以上发现证明长江上游滇中高原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属于上述的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还有长江下游安徽和县境内“和县人”头盖骨化石,介于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之间,是中国迄今发现并保存最完好的猿人头盖骨化石;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湖北长阳发现的距今约10多万年前的“长阳人”,是早期智人或古人;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距今约1万年至10万年之间的四川“资阳人”,已属于晚期智人。

长江劈开重峦迭峰的云贵高原,切穿雄伟壮丽的三峡之后,一泻千里,驰聘在广阔的平原,浩浩荡荡注入东海,有如一条蜿蜒的巨龙,横贯中华大地,其流域生态类型多样,水生生物资源丰富,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与自然遗产。辽阔的长江流域,物华天宝,得天独厚,自古以来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经济区,产粮几乎占全国的一半,其中水稻达总量的百分之七十,棉花产量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长江航运发达,有“黄金水道”之称。

为展现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壮丽景色,中国邮政于2015年8月23日以小版张形式发行“黄河”邮票一套9枚,采用油画的方式创作而成,邮票主图分别为大河之源、九曲过城、塞上江南、河套穹野、壶口金涛、水环三晋、山揽河洛、中州水韵、河清海晏;全景呈现黄河流域的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景观,展示出黄河的磅礴气势和深厚底蕴。设计者袁佳先生运用传统散点透视的艺术手法及俯视平移的构图方式,将万里黄河徐徐展开,既是对中华传统审美精神的致敬,也是在传统艺术积淀的基础上力图创新的一次实践。中国山水长卷的绘画方式,赋予了绘画本身至高的精神自由,艺术家在山川中随性行走,将自然界给他的直观感受自由地描摹于画卷之上,在玩味山水间留下主观真实的情感和思想记录。这一绘画方式使主观意志在客观世界中自由生长,使这种艺术更具有美学上的独立意义,这也是世界艺术史中最具特色和经典价值的绘画形式。同时发行长卷版张1套1版,9枚邮票连印居中偏上排列,下面居中为“黄河”文字,下面边饰为中国传统水浪纹,底色为灰蓝色,邮票右下角为“北京邮票厂”厂铭。我国澳门邮政于2015年12月10日发行了“祖国山河—黄河”邮票,该套邮票烫金印制,图案基本上与中国邮政“黄河”邮票相同,但也存在一些差异,中国邮政版为影写版,澳门版为柯式平板烫金印制。

为展现波澜壮阔的长江风采,中国邮政于2014年9月13日以小版张形式发行“长江”邮票一套9枚,采用著名画家袁运甫先生1972年为新扩建的北京饭店东楼大堂所创作的长达60米的壁画“长江万里图”巨作,由其子袁佳先生根据长江沿岸新风貌补充设计而成,原画借鉴传统山水的格局和皴法,渲染出水墨渲澹、烟岚云岫的意境,更透出一种青绿山水的厚重苍翠和爽朗富丽,展现了长江万里奔腾的雄姿和气概。全套9枚邮票分别表现了大江东去、山水重庆、三峡奇观、 楚湘临江、庐山水韵、黄山独秀、金陵春晓、江畔水乡、东流入海9个画面;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气势恢宏,移步换景,展现了长江两岸千里江山之美,不仅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名胜古迹更是一览无遗,将巴山蜀水、宜昌高湖、武汉三镇、洞庭岳阳楼、庐山仙境、黄山奇峰、南京、无锡梅园、苏州水乡、江城南通、大上海等长江全景尽收眼底。邮票为全景式九图连印小版张,采用超高网线影写版印制,邮票两边齿孔中间一个为椭圆形齿孔,同时发行长卷版张1套1版。澳门邮政于2016年7月11日发行了“祖国山河—长江”邮票,图案也是仿照中国邮政“长江”邮票设计印制。

2-1(含图2-2-图2-10):黄河小版张含邮票9枚/2015-19/2015.08.23/袁加

图2-1a:黄河长卷版含邮票9枚/2015-19/2015.08.23/袁加

图2-11(含图2-12-图2-20):黄河小版张含邮票9枚/澳S195/2015.10.12/袁加

邮票图2-2和邮票图2-12为“大河之源”,画面描绘了巴彦克拉山、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龙羊峡水电站、李家峡水电站,仔细观察可以注意到中国邮政版右下无建筑,澳门版右下有藏式寺院建筑群。

邮票图2-3和邮票图2-13为“九曲过城”,画面描绘了九曲黄河、兰州城、中山铁桥、黄河石林、炳灵寺石窟,炳灵寺石窟属于世界遗产、丝绸之路起始地段和天山走廊的路网。

邮票图2-4和邮票图2-14为“塞上江南”,画面描绘了是阴山山脉、贺兰山、银川城、黄河第一湾、沙坡头、西夏王陵、古长城、同心清真大寺;仔细观察可以注意到,中国邮政版右下建筑为两座古城,澳门版右下建筑两幢古城的右下有清真建筑群。

邮票图2-5和邮票图2-15为“河套穹野”,画面描绘了万家寨水电站、老牛湾、成吉思汗陵、露天煤矿等。

邮票图2-6和邮票图2-16为“壶口金涛”,画面描绘了延安城、宝塔山、枣园、清涧县袁家沟、黄土高原窑洞、黄帝陵、镇北台、西安城、壶口瀑布陕西段。

邮票图2-7和邮票图2-17为“水环三晋”,画面描绘了壶口瀑布山西段、碛口古镇、乾坤湾、鹳雀楼、五台山等。

邮票图2-8和邮票图2-18为“山揽河洛”,展画面描绘了风陵渡、华山、三门峡水电站、洛阳城、洛河、龙门石窟、小浪底水电站等。

邮票图2-9和邮票图2-19为“中州水韵”,画面描绘了郑州城、开封城、赵王城、少林寺塔林、古观象台、灵岩寺、四门塔。

邮票图2-10和邮票图2-20为“河清海晏”,画面描绘了济南城、泰山、孔庙孔林、胜利油田、黄河入海。

图2-21(含图2-22-图2-30):长江小版张含邮票9枚/2014-20/2014.09.13/袁运甫 袁加

图2-21a长江长卷版含邮票9枚/2014-20/2014.09.13/袁运甫 袁加

图2-31(含图2-32-图2-40):长江小版张含邮票9枚/澳S204/2016.07.11/袁运甫 袁加

邮票图2-22和邮票图2-32为“大江东去”,画面描绘了虎跳峡、格拉丹东长江源、长江第一湾等景色。最下面的示意图为各主要地理信息在邮票中的位置,下同。

邮票图2-23和邮票图2-33为“山水重庆”,画面描绘了重庆渝中半岛、嘉陵江、东水门长江大桥等景色。

邮票图2-24和邮票图2-34为“三峡奇观”,画面描绘了巫峡、瞿塘峡夔门、白帝城等景色。

邮票图2-25和邮票图2-35为“楚湘临江”,画面描绘了洞庭湖、岳阳楼、武汉长江大桥、恩施梯田、秭归凤凰山、三峡大坝等景色。

邮票图2-26和邮票图2-36为“庐山水韵”,画面描绘了庐山、御碑亭、庐山会议会址、芦林湖水电站、好汉坡等景色。

邮票图2-27和邮票图2-37为“黄山独秀”,画面描绘了黄山、莲花峰、迎客松、天都峰等景色。仔细观察可以注意到澳门版的邮票上少了“迎客松”的景色。

邮票图2-28和邮票图2-38为“金陵春晓”,画面描绘了南京长江大桥、梅花山、紫金山天文台、大胜关长江大桥等景色。

邮票图2-29和邮票图2-39为“江畔水乡”,画面描绘了南通狼山、镇江焦山、无锡梅园、沧浪亭、江阴长江大桥、苏州虎丘等景色。

邮票图2-30和邮票图2-40为“东流入海”,画面描绘了东海大桥、苏通长江大桥、上海外滩、陆家嘴、南浦大桥、南京路等景色。

纪念张图2-41为第35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纪念,长江邮票获得2014年度最佳邮票,特发行纪念张1枚。

2019.05.21.II

Copyleft2010 nopai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