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paio.com 2019.06.04
1878-2019 清民区中台港澳 563套2502枚 邮票详细解读
第一节 秦始汉兴 1、中华一统 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奠定了中国本土的疆域,他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自称“始皇帝”,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他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图D1-D5:万里长城5枚(加字1枚J41)/T38/1979.6.25/万维生/(D1) 中国结束“文化大革命”后,逐步对世界打开大门,1979年,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遗产,特发行此套邮票,邮票图案采用的是万里长城八达岭一段的雄伟姿态,分别描绘了万里长城春夏秋冬的景象。 图D1为“长城之春”,春季的长城桃花盛开,一片粉红。 图D2为“长城之夏”,夏季的长城草木茂盛,郁郁葱葱。 图D3为“长城之秋”,秋季的长城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图D4为“长城之冬”,冬季的长城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图D5小型张为“万里长城·山海关”,在灰蓝色的背景下,若隐若现的金色长城蜿蜒曲折,在崇山峻岭中宛如一条巨龙延绵不断,位于右下方的邮资图“山海关”如近景特写,与左上方背景中金色的“山海关”遥遥相对,辉映成趣,全张整体上古朴典雅,大气磅礴,在用色上,长城色浅灰,显出其年代久远,山海关庄重、雄伟,画面显示出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的雄姿。为参加1979年意大利里乔内国际邮票博览会特用此枚小型张加盖“里乔内第31届国际邮票博览会(1979)”作为J41发行10万枚。
图D6-D7:古代建筑中国圣马力诺联合发行2枚/1996-8/1996.5.6/田黎明/(D2) 图D6和D7为联票,中国和圣马力诺为纪念建交25周年联合发行,以中国的万里长城和圣马力诺的古诚堡为画面,连票上两幅图案将近处的两座古建城墙相互自然的衔接起来,这两处建筑都是两国古代为抵御外敌入侵而修筑的防御工事,均体现了两国人民聪明才智和坚毅精神,同样也是作为两国的标志性建筑而受到世界各地游客的青睐,邮票上的长城用砖块垒砌,随山起舞,势若游龙,具有一种阴柔之美,而圣马力诺的古堡则以方石修筑,敦厚有力,表现出刚劲质朴的特色。
图D8:万里长城1枚/港/2012.9.27/(D3) 图D8为“万里长城”,是香港发行的“中国世界遗产系列”第一号小型张,长城早于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长城延绵6700多公里,除了坚固的防御城墙外,还设关城以利防守、敌楼供储存武器粮草,以及烽火台作传递军情之用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长城不但是世界上最长的军事建筑,亦是古代最大的防御建筑工程之一。本小型张以多角度展现万里长城雄奇险要的气势,上方所见夕阳下的嘉峪关雄伟壮观,素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是昔日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与边防重地;左方和邮票部分所见为长城八达岭段,整个长城八达岭段气势雄伟,险峻陡峭,自古以来是南北交通的要道;右方及邮票的上方则展现长城金山岭段,建于地势险要、蜿蜒起伏群山峻岭上的金山岭段,是进出塞内外的要道,也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万里长城展现中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高度智能、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以及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图D9-D17:长城9枚/2016-22/(D4) 本套邮票以九图连票版张的形式全景展现了明代长城沿线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九个省市区,采用重彩水墨画手绘长卷的形式,局部细腻严谨、整体大气磅礴,表现了长城气势之雄伟,历史之悠久,意在体现华夏民族祖先的伟大智慧和惊人毅力,赞美这一超越人类极限的震撼杰作。另同时发行长卷版一套九枚连印。
图D9为“关山沧海”,表现河北山海关长城和与其遥相呼应的辽宁丹东鸭绿江畔的虎山长城。画面为长城东起点的老龙头、海神庙、钟鼓楼、天下第一关城楼、山海关城等景观;核心是位于角山长城半山的一座实心敌楼,该敌楼造型与众不同,它不仅高大,而且顶端建有铺房,同时与长城相关的孟姜女庙、孟姜女坟出现在画面上;而秦皇岛造船厂的出现,为画面添加了现代信息;在画面左上方,是位于辽宁丹东的虎山长城,这种处理保持了明代长城的完整性。
图D10为“蓟辽天堑”,表现山海关向东西两侧延绵的长城,包括明长城的辽东镇和蓟镇的东部、中部,以山海关为中心构成的防御体系,因军事地位重要,加之燕山沟谷纵横,为明长城建筑雄伟、关隘设置密集的地段。画面中下方的“倒挂长城”,位于抚宁县驻操营镇北部山中,地势险要、景色壮观;左下方的潘家口长城,修入水中的“水下长城”;中上方的白羊峪长城;右侧中部的九门口长城;右上角的锥子山长城和董家口长城;左上角的黄崖关长城全景和关城,远景为长白山。
图D11为“燕赵雄风”,表现明代蓟镇长城西部,以保卫北京为主要目的长城地段,明长城司马台、金山岭、古北口、慕田峪等地段,已经发展成为著名的长城旅游景区。主要景观是慕田峪长城,画面左下角的敌楼是慕田峪景区的第十四敌楼,楼上建有铺房,与其不远的是外支楼;左上方是司马台长城最险峻的天梯;右侧是金山岭长城。
图D12为“京畿屏障”,表现北京、河北境内的明代内长城和外长城。明长城由北京东部的怀柔开始分成了两道,一道向北,经宣府到张家口,再到大同向西延伸,是为外长城;另一道从八达岭往西南而去,经紫荆关、倒马关方向,是为内长城;内外长城的分界处,被称为“北京结”。画面核心景观是号称“万里长城第一楼”的北京八达岭长城的北四敌楼,有意将它的身躯加大,以突出它的重要地位;左下方的居庸关和张家口崇礼地标性建筑双塔尖顶教堂及大境门;远处的古北口长城。
图D13为“三晋重关”,表现山西境内的明代内长城和外长城,山西北部的明长城,在明代属于大同镇、山西镇所统辖。画面是位于山西省境内的多座长城关隘,右侧的娘子关;中间的雁门关;左下方的山阴古长城和赫赫有名的平型关;在其上方的大同古城和云冈石窟;左上方的两座并列的城门是杀虎口;同时白草口长城和原平、繁峙、五台境内的长城在画面中均有表现。
图D14为“长河飞龙”,表现山西和陕西黄河与长城交汇地带长城,长城这条巨龙从山海关出发,一路向西到山西和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处,第一次拥抱黄河。画面为位于山西和内蒙古境内黄河两岸的古长城,主要是偏关、河曲、老牛湾等地的残长城,老牛湾被称为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蜿蜒的黄河从内蒙古的准格尔旗流经此处向东南拐了一个大弯,如同老牛横身一般,故称老牛湾,这是黄河九十九道弯中的独特景色,也是大自然与人类共同的杰作,丫角山、黄河边护宁寺、保德黄河长城墩台、偏头关护城楼、河曲长城、神池长城、包头美岱召等均有展现。
图D15为“高原北望”,表现陕西省黄土高原上的明代榆林镇长城,榆林战国时期属魏国,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上郡地,郡治肤施,秦将蒙恬和秦太子扶苏曾在这里经略边备和修筑长城,此后历代都十分重视榆林地区屏障黄土高原的战略地位。画面为陕西境内的长城遗迹,引人瞩目的是画面中下方的镇北台,它是明代长城的一座军事瞭望台,并有“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还表现了神木县的高家堡古城、三边古长城、横山古长城等。
图D16为“大漠关城”,表现明代宁夏镇和固原镇长城,明朝为防御蒙古族各部,不仅在宁夏北部大修长城,而且在宁夏南部,六盘山以北修筑了第二道长城防御线,这便是明长城九镇中的固原镇,宁夏镇总兵所在地。画面为宁夏境内的长城及景观,宁夏的长城大都是用黄土夯筑的,由于雨少,降低了自然损害程度,表现了三关口、花马池长城、小龙头长城、同心下马关、西夏王陵、景泰永泰古城、固原总督府旧址、银川城、青铜峡和一百零八塔等,远景为贺兰山。
图D17为“丝路古道”,表现丝绸之路上的明代甘肃镇长城,地处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接新疆,南依祁连山,北枕龙首、合黎诸山,是一个东西长达1000公里,南北最宽处则仅100余公里的狭长地带,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历代征伐攻战的古战场。画面为甘肃境内的长城及景观,嘉峪关作为万里长城的西端在画面的左上角;画面左侧是长城第一墩;右侧是武威文庙;下面是张掖丹霞地貌;其上面是山丹县的汉长城遗迹;画面中间是酒泉西汉胜和张掖城;远景是祁连山,凸显出长城周边的文化底蕴和自然遗产元素。
图D18-D20:都江堰3枚/T156/1991.2.20/吴建坤/(D5) 都江堰坐落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秦蜀郡太守李冰组织人民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图D18为“鱼嘴”,采用远景构图手法对鱼嘴分水工程进行描绘,刻意展现了美丽如画的风姿,“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位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图D19为“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组成部分之一,主要起泄洪排沙的作用,虽然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图D20为“宝瓶口”,运用特写形式进行描绘,表现了都江堰的壮丽景观,“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是前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
图D21-D23:灵渠3枚/1998-27/1998.12.1/刘绍基/(D6) 灵渠位于广西桂林东北60公里处兴安县境内,全长34公里,分南北两段,北渠通湘江,长约4公里;南渠通漓江水系的大溶江,长约30公里,是现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齐名,并称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郭沫若称之为“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灵渠得名于它既能随时调节水位,使船只畅通;又能灵活地调节枯水期和洪水期的水位,保证一年四季的通航和灌溉。灵渠建成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把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沟通起来,开辟了一条穿越五岭山脉的水路通道,使援兵和补给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推动了战事的发展,最终把岭南的广大地区正式地划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 图D21为“铧嘴及天平”,画面为铧嘴和大小天平的俯视图,湘江上游的海洋河,流到兴安县城东1.5公里的分水塘,河面开阔,水流趋缓,在此建筑拦江滚水坝,既提高湘江水位,又可排洪,起到了平衡南北二渠水量的作用,故称“天平”,北侧称大天平;南侧称小天平,大小天平呈“人”字形相交,是灵渠最重要的主干设施;铧嘴是建筑在大小天平人字形坝体顶端的分水石堤,外围用大条石砌成,中间填充泥石,由于前锐后钝,状似犁铧,得名“铧嘴”,像座小山屹立在分水塘中,既保护大小天平免遭洪水冲击,又将上游来水到此三七分流,即七成水经大天平导入北渠流向湘江,三成水顺小天平导入南渠流向漓江。 图D22为“秦堤”,画面中景就是泄水天平,在它的附近,还有飞来石、夜月潭等景观;秦堤为砌筑于南渠和湘江之间的一道石堤,因筑于秦代而得名,从分水塘至大湾陡全长3.15公里,它的作用是阻挡南渠之水流入湘江,并防止湘江洪水冲盔距南渠进水口约一公里的秦堤上,建有一座长42米、宽18米的溢洪堰,因具有排泄洪水、保持南渠正常水位的作用,俗称泄水天平,其沟造与大小天平相同。 图D23为“徒门”,画面为保存比较完好的灵渠陡门俯视图,灵渠的特点是浅、狭、曲、急,“陡门”就是灵渠浅水段的“船闸”,陡门的构造是在水浅流急的渠段,两岸相对用石块磁两个半圆形导水墙突出渠中,导水墙凸面留有石槽,便于阻水,等水量足以将船只送往下游时即可放行,陡门是现代梯级船闸的祖先,据考证,当时采用船闸式的办法解决入工运河水位高差的问题,不仅在我国是一个首创,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它充分显示了我们先人的聪明和才能,灵渠上共设陡门36处,其中北渠4座,南渠32座。
图D24:哈雷彗星回归1枚/T109/1986/袁加/(D7) 哈雷彗星是每76年环绕太阳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因英国物理学家爱德蒙·哈雷(1656-1742)首先测定其轨道数据并成功预言回归时间而得名,据我国著名天文学家朱文鑫考证,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是首次对哈雷彗星的明确记录。1986年哈雷彗星回归,很多国家和地区发行了邮票。 图D24展示了哈雷彗星瑰丽的光彩,在茫茫宇宙空间,哈雷彗星犹如一道光彩夺目的闪电,拖着一条漂亮的长“尾巴”,姿势雄伟,神采奕奕,将人类居住的地球置在画面最下端,既给哈雷彗星留下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表现出哈雷彗星回归时的气势和风采,也能够让人产生一种感觉,自己仿佛站在地球上,正在翘首欣赏哈雷彗星壮丽的踪迹。
图D25-D28:哈雷彗星4枚/港/1986/(D8) 图D25为“哈雷彗星在太阳系的轨道” 图D26为$1“哈雷” 图D27为“香港南部天际的哈雷彗星” 图D28为“在地球大气层所看到的哈雷彗星”
图D29-D33:秦始皇陵兵马俑5枚/T88/1983.6.30/吴建坤/(D9) 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骊山北麓,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秦始皇陵始建于公元前246年,历时39年,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封建社会规模最大的一座帝陵。考古工作者经过几十年的钻探和试探,在56.25平方公里的保护区范围内已发现陪葬墓和陪葬坑500余座,出土重要文物5万余件,其中秦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东侧的一组大型陪葬坑,1974年3月29日当地农民挖井时偶然发现。 图D29为“群俑”,人俑体魄雄健,大多身高1.8米,最高者近两米,虽披着厚厚的铠甲,发达的肌肉仍通过隆起的战袍显示出来,依据不同兵种、不同军阶和不同经历,人俑的服饰、神情、动作也各异,既有英明、威武的将军,也有刚毅勇猛的校尉,还有稚气未脱的新兵。 图D30为“陶俑特写”,兵俑形体高大,比例匀称,形象生动,神态逼真,千人千面,栩栩如生,是秦代写实艺术的完美体现,为研究秦代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俑坑出土的数万件青铜兵器均为实战兵器,是我国古代兵器的宝库。 图D31为“兵马俑特写”,陶马均张口含镳,整齐的马鬃在额前分成两绺,马尾上打着光滑的鬃,双耳前竖,显得异常矫健警觉。;据研究,陶俑、陶马的制作程序十分复杂,一般按俑、马不同部位分别用陶模翻出胎型,然后套合、粘接,再雕塑出五官、须发、铠甲、衣纹等细部,从俑体残留痕迹看,还施过朱红、玫瑰红、紫红、粉红、桔黄、淡黄等二十三种颜色。 图D32为“兵马俑坑俯视图”,兵马俑与真人真马一般大,造型生动、仪态威武、身体各部分比例协调,显示出朴素的艺术风格与明快细腻的雕塑手法。 图D33为小型张“牵马俑”,图案背景为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主图为人俑和陶马特写,整个画面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结构和谐。
图D34-D36:秦始皇陵铜车马3枚/T151/1990.6.20/王虎鸣 刘立军/(D10) 图D34为“御官俑头像”,选用了一号车(立车)御官的头部形象,两辆铜车马出土时,一前一后排列,第一辆车由四匹铜马引驾,并各配一个铜御俑。车、马和俑均铸造成形后,再经锉、磨、冲、凿等细部加工,并采用了嵌铸、焊接、铆接、活铰链连结和销钉固定等技术,把众多的部件组成一体。其精湛的制造艺术,反映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力。
图D35为“铜马头”,选用了二号车(安车)左侧第一匹马的头部形象。
图D37-D38:里耶秦简2枚/2012-25/2012.9.13/陈景异 方军/(D11) 里耶位于湖南省武陵山腹地,湘、鄂、渝、黔四省市在此交界,简牍即竹简与木牍,是我国古代纸张发明之前最重要的书写材料。2002年载里耶战国秦汉古城遗址一口古井中发现了3.6万余枚秦简牍,震惊中外,举世瞩目。这批秦代简牍纪年从秦王政二十五年至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22—前208),记事详细到月、日,十几年连续不断,字数超过20万,均为毛笔墨书,字体主要属古隶,少数标签类简牍以篆书书写,简牍长度多为23厘米,合秦制一尺,牍占相当数量,宽达4-5厘米,简宽1厘米或稍宽,内容是秦朝洞庭郡所辖的迁陵县政府档案,涉及当时社会政治、军事、农桑、百工、货殖、赋税、徭役、法律、财政、邮政、地理、交通、民族、文化、职官、历法等各个层面,有通邮、军备、算术、记事、行政设置、职官、民族等,提到的地名有迁陵、临沅、洞庭、弋阳、酉阳、沅陵、阳陵等数十处,职官有司空、司马丞、守丞、令守等,多附有人名,如:“迁陵守丞腾”等。中国古代正史中关于秦朝的记录不足千字,而今已解读的里耶秦简极大地增添和充实了秦代的历史文献和档案资料,对研究秦的统一和秦文化的传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也是研究秦王朝地方政权的一个标本。里耶秦简的考古价值可以和殷墟甲骨、敦煌文书相媲美,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也将改写和填补《史记》、《汉书》中有关秦代的历史空白,从根本上改变几千年来战国秦汉学术史的面貌。
图D37为“乘法九九口诀”,画面主图为秦简“乘法九九口诀”正反面,背景为“乘法九九口诀”正反面的拓印字体和“秦夔龙纹半瓦王”,里耶秦简中乘法九九口诀木牍长23厘米,宽4.5厘米,双面均有文字,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乘法口诀实物,为算术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秦夔龙纹半瓦王”,1977年出土于秦始皇陵北面的建筑遗址中,大半圆形,高48厘米,径61厘米,背有筒残长32厘米,是迄今考古工作者发现的最大的瓦当。现收藏于中国西安杜陵秦砖汉瓦博物馆。
图D39:邮联七大秦代酉阳丞印1枚/2013-10/(D12) 图D39为“中华全国集邮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小型张,以秦代封泥和里耶秦简为主要设计元素,以古驿道为背景,把秦代邮驿史的重要元素汇集一起,宏观与微观结合,反映出古代邮驿传递在华夏的古老历史,小型张秦简上的文字为:“迁陵以邮行洞庭”,是里耶秦简镇馆之宝,是世界上最早的邮差记录;这枚秦简被考古专家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书信实物,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此秦简相当于现在所使用的邮签,这枚简上的“酉阳丞印”就是当时人们在发送信函时用胶泥盖在封口上的—个印记,相当于今天使用的密封条,这是当时官方传递信函所必须的一个程序,能够保证邮件安全送达目的地。
图D40:陈胜吴广农民起义二千二百周年1枚/J179/1991.7.7/李庆发 姜伟杰/(D13) 图D40为“花岗岩雕像”,是安徽省宿县(即秦朝时蕲县)涉故台起义旧址外的一座雕像,造型古朴,气势雄浑,生动展现出古代农民英雄冲决罗网、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秦二世元年(前209)秋,秦朝政府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戍卒900人行至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按律当斩,屯长陈胜、吴广组织戍卒杀掉押解他们的秦朝军官,举行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序幕,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后因秦将章邯率军镇压而失利。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为尔后项羽、刘邦灭秦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面的封建统治者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育,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开明统治很大程度上是受农民起义的影响。 2、汉朝建立
图D41-D45:霸王别姬5枚/澳/2017/陈伟辉/(D14)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首先发动大泽乡起义,建立“张楚”政权,陈胜自称楚王,一时间天下群雄纷纷响应。九月,前楚国大将项燕之后项梁、项羽叔侄发动会稽起义,项梁自号武信君;同月,原泗水亭长刘邦亦于沛县(今江苏沛县)起兵响应,称沛公。刘邦西征于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月进至咸阳郊外,于蓝田大破秦军,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项羽大破秦北方边军主力,最终秦将章邯投降,项羽为“诸侯上将军”,率诸侯军进入关。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终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汉王朝而告终。史称“楚汉相争”。 京剧《霸王别姬》原名《楚汉争》,取材于《史记‧项羽本纪》,最为常见的梅派经典剧目。讲述楚汉争斗时西楚霸王项羽神勇寡谋,刚愎自用,听信汉军元帅韩信派来诈降的李左车之言,不顾众将与爱妃虞姬劝阻,起兵伐汉,中韩信诱兵之计,陷入十面埋伏,被困垓下,汉营又命军卒尽习楚歌,楚兵闻之,以为汉军已得楚地,皆动思乡之念,大部离散,项羽知大势已去,欲携虞姬突围,虞姬恐误其行,置酒舞剑后自尽,项羽败至乌江,无颜归见江东父老,遂自刎,楚终为汉所灭。
图D41为“霸王亲征”,韩信遣谋士李左车,身入楚营诈降项羽,怂恿出兵引其身涉重围,李左车用翻花之舌,说得项羽深信不疑,破汉之心益坚,虽楚国群臣竭力阻谏,无奈项羽性情刚愎,不听忠言,统兵而出,途中狂风吹折纛旗,乌骓蹄跳声嘶,群臣又以兆示不祥为谏,项羽仍下令督兵前进。
当地使馆印发1974年乌拉圭邮展纪念张 图D46-D59:仇英汉宫春晓图14枚/台专94/1973.6.20/刘葆钦/(D15) 明代仇英画作《汉宫春晓图》为以人物长卷画,生动地再现了汉代宫女嫔妃的生活情景。其用笔清劲而赋色妍雅,林木、奇石与华丽的宫阙穿插掩映,铺陈出宛如仙境般的瑰丽景象,极勾描渲敷之能事,体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人文思想,亦表达了他对宫廷浮华美好生活的赞美。《汉宫春晓图》是仇英平生得意之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亦被誉为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长卷(横574.1厘米,纵30.6厘米),宫殿楼阁,山石卉木,宦侍宫娥,各执其事,极为生动。仇英,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侨居苏州,生卒年月不详,其作品见于明正德己巳至嘉靖壬子间,为明代四大家之一。 我国台湾邮政于1973年以《汉宫春晓图》为图案印制邮票,该邮票五枚联印图二组为原图长卷,每组风格独立,二组相连更能尽览原图全貌,另取原图中较为突出的浇花(D56)、弈棋(D57)、弹琴(D58)及扑蝶(D59)等四种动态作特写介绍。图D45-D49五枚联印描绘原图右半卷,D50-D54五枚联印描绘左半卷原图。 原画始于宫廷外景,晓烟中露出柳梢,花柳点出“春”,晨烟点出“晓”。围墙内一湾渠水,鸳鸯白鹇飞翔栖息,一宫女领三孩童倚栏眺望水上飞鹇,宫室内两宫女冠袍持宫扇,似待参加仪仗,一宫女凭栏望窗外孔雀,两便装宫女,一饲喂孔雀,一依傍门后,户外一人提壶下阶,三人分捧锦袱杂器侍立,一后妃拢手危立,注视宫女灌溉牡丹,牡丹左方一女伴随两鬟,一鬟浇花,一鬟持扇,上方填画屋宇阶棂。有一树似梨开白花,树下有人摘花承以金盆,有人采花插鬓,有人持扇迤逦而来。再左平轩突出,轩内女乐一组,有婆娑起舞者,有拍手相和者,,有鼓弄乐器者,有持笙登级者。轩后屋中两人正在整装。阶下六入围观地下一摊花草,同作斗草的戏,其余两人正匆匆赶来。上方门内两人却罢琴卧地读谱。正屋一大群人,弈棋、熨练、刺绣、弄儿,各有所事。阶下六人,捧壶携器闲谈。左厢两人弄乐。再左正屋中一人似后妃,画工为的写照。另有十余人拱卫侍从。最后宫女一人扑蝶于柳梢。柳外宫墙,男卫四人,分立于宫墙的内外。全卷于一组女乐处分为上下两辑,合为一卷,画工精细,色彩雅丽。
图D60-D62:张骞2枚/2017-24/高云(D16) 张骞(公元前164—公元前114),字子文,汉中成固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旅行家。汉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约公元前138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后封张骞为“博望侯”;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说服大月氏与汉朝联合抗击匈奴,虽然没有完成这个重要的政治军事任务,大月氏不准备与汉朝一起攻打匈奴,但张骞却开通了西域之路,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其实际意义不言而喻,不仅开拓了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更促进了中国与西域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的交流。更令人敬佩与感动的是“张骞精神”,敢为天下先,历时十三载,行程几万里,所受艰辛困苦是今天的人们所难以想象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十分令人钦佩。张骞尚气节、重信守,富有爱国精神,《史记·大宛列传》记载:“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持汉节不失。”汉节不仅是天子所赐,更是国家、民族的象征,是他的信念所在,身处异国他邦,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面对无数的艰难困苦,张骞坚守汉节,不改初衷。张骞是颇重信义之人,史称“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在出使西域诸国过程中,张骞突破了中原人固有的盲目自大的狭隘意识,尊重所到各国的首领,以礼相待、以诚相见,他建议汉武帝用“以义属之”的方式,与西域各国往来,使汉朝“地广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自张骞以后,中原与西域关系密切,往来不断,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至今为世人称道 ,2014年,张骞墓作为“丝绸之路”遗产点之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图D60为“凿空西域”,采用了中国传统工笔绘画的表现手法,以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为背景,描绘了张骞摆脱匈奴长年囚禁后仍心系使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不畏艰辛继续前行的场景。 画面中张骞侧身而立,以凌乱的头发、陈旧的衣衫,刻画了他当时的窘境。但他虽然落魄异国,仍手执节杖,心系大汉,遥望故土,集孤独、惆怅、忠诚和悲呛于一身;背景辅以为荒凉的大漠,远去的大雁,落日的余晖,既点明了张骞所处之地,又烘托了张骞此时此刻的心绪,“凿空西域”出自和张骞同期的司马迁《史记》,把张骞之交通西域誉称为“凿空”,空,同孔,凿空,即凿孔,这是形象化的说法,意思是说张骞出使西域,使双方都互有了解,打开了双方交流之路,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图D61为“开辟丝路”,以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为背景,描绘了张骞以汉朝中郎将的身份到访西域,与西域各国政权建立友好关系的场景。 画面中穿着考究的张骞,正在以汉朝使节的身份递交国书;彼此和颜悦色,体现了友好往来的氛围。华丽的拱门与柱子,非凡的服饰与形象,加上持节的卫兵,都在彰显着异域的环境、隆重的场面和张骞二度出使的成功,进而昭示了开拓丝路的始成。被张骞带到西方的中国丝绸,源源不断地走向世界,西方的珍宝黄金,也沿着这条闪烁着丝绸光芒的道路,涌进西汉首都长安,“丝绸之路”是一条由开拓者张骞走在最前面的万里通途,把古老中国和遥远的西方世界,连在了一起。 图D62小型张为“张骞像”,采取仰视的构图,表现张骞宣读诏书代表汉王朝行使权利的瞬间,背景为典型的汉代建筑群,寓意着张骞之所以成功西使,开辟丝路,强盛的汉王朝是有力的支撑,展现了晚年张骞的英姿。另特别制作“张骞”绢质四联小型张一枚。
图D63:鸿雁传书1枚/2014-9/2014.5.10/范曾/(D17) 图D63为“鸿雁传书”,以千古流传的“苏武牧羊”故事作为画面表现内容,苏武牧羊讲的是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本邮票由著名艺术家范曾先生专题创作,用苍劲的笔力描绘了西北苦寒之地的苍茫飘渺,伫立于边疆的苏武回望故乡充满了忧思和苦楚,气韵生动,神采飞扬,用笔精湛娴熟,笔力遒劲,线条简练,形象生动。作者采用了九宫格的布局在画面的横三分之一处表现了鸿雁传书的情景,在画面的竖三分之一处表现了苏武牧羊的画面,又以背景的山脉做了一个对角构图,但作者又在相反的对角线上以云、山峰、雁运动的态势做了解构的设计,使画面气势磅礴,令人震撼不已。在整个画面的把控上,设计者力追天籁之境,用白描减笔写意的形式勾勒出了苏武这个历史人物的形象气质。背景中山峦迭起,用大面积的留白,寥寥几笔,即描摹出山峦之险峻、云雾之朦胧,衬托了苏武流放时孤独的心情。所有的画面元素在范曾的笔下,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用笔简练洒脱,重墨勾勒衣纹,厚重沉稳,淡墨画山峦,轻巧明快,墨皆随笔而上,淡处如薄雾,浓处如双眸炯秀。通篇气息清脱高雅,不染纤尘,意至神备。
图D64:鸿雁传书1枚/台专605/2014.5.9/欧豪年/(D18) 图D69为“鸿雁传书”,为加强海峡两岸邮政集邮合作,中国邮政与台湾邮政分别以“鸿雁传书”为主题策划发行。“鸿雁传书”的典故以苏武牧羊最为脍炙人口,后人就以鸿雁传书比喻投寄书信或书信往来,画幅中的鸿雁凌翼毛羽在高空拂动,俯视着大地川流,自在遨游,于两岸间传递交流的讯息。本邮票先以平版水晶网点搭配凹版砂目网点,表现出全景水墨渲染的丰富层次,其次以凹版雕刻斜纹粗细线条,勾勒出鸿雁翱翔之神韵。
图D65-D68:昭君出塞前33年3枚/1994-10/1994.8.25/肖玉田/(D19) 匈奴一直是汉朝北方大患,公元前51年前后,匈奴部落贵族发生了分裂,呼韩邪单于被郅单于打败,率领部众从漠北的单于庭南下投归汉朝,寄属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至包头一带达8年之久;公元前36年,郅支被汉朝在西域的驻军攻杀,从此匈奴复归于统一;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从漠北至汉都长安,朝见汉帝,请示和亲,汉元帝以宫人王嫱嫁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王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人,名嫱,汉元帝时被选入宫,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请嫁匈奴,使汉朝与匈奴的友好关系得到加强。古往今来,反映王昭君的诗歌有700余首,与之有关的小说、民间故事有近40种,写过昭君事迹的著名的作者有500多人,古代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近现代的有郭沫若、曹禺、老舍等。
图D65为“昭君”,描绘了王昭君在长安汉宫中弹琵琶的情景,突出表现了王昭君作为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姣美形象。画面在体现昭君美的同时,首先表现她“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的情节,创造出“汉宫秋月,永巷凄清”的意境;采用传统的二红三自法,进行面部敷色,使人物开脸较美,衣服则采用冷调,在柔和的淡紫色底上,饰以晶莹的银灰色信期绣纹样,清淡素雅加上昭君略帝哀楚的神态和空殿凉生、冷月孤悬、黄叶瑟瑟、北雁南飞的环境描写,较好地表现了昭君被冷落永巷、孤寂无依的情景,为昭君请行出塞,跳出牢笼作了铺垫。 图D66为“出塞”,描绘了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骑骆驼行进在大漠之中,展示了塞外风光,着力刻划昭君和呼韩邪单于的不同神态。昭君作为一位民族和解使者,自然充满庄严的使命感,同时她自请出塞和亲获准,逃出汉宫牢笼,亦有走向自由的喜悦,但她毕竟是个封建时代久居深宫的汉家女子,对远嫁异域异族,前途如何,也不能不心存疑虑,所以画面上着力于表现昭君这种复杂的心态。 图D67小型张为“相亲”,集中表现了昭君与单于在蒙古包中举行婚礼的盛大场面,采用了一个较饱满的平行构图,将人物统统拉到前景平行排列,人物虽不多,但场面却显得不小,大量使用暖色,以烘托出既庄严隆重,又热烈欢快的气氛,底色为朱红色,配以各种蓝色的古代瓦当图案,使整个画面古色古香,突出了主题。
图D69-D72:中国古代文学家二4枚/1994-9/1994.6.25(D20) 图D69为“陶渊明”(公元365年-427年),画面力图表现人物悠然自得之焦点,右手携菊篮,左手轻抚须梢,身前倾,淡然回首,突出其欣然怡情于山野田园中的心境。选择其《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并有“人名”、“官职”印章,作为补充内容。陶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字渊明,私谥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诗人,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少年起便有“大济苍生”之志, 29岁得以出仕,先后担任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不仅济世的抱负无法实现,而且必须降身辱志,在官场上虚与周旋。41岁时为洁身远祸,辞职归田,隐居躬耕。由于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对下层人民增进了解,体验到平民生活的艰辛,逐渐萌生了没有剥削压迫的社会理想。他长于诗文,一生中作诗百余首,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农村生活为内容,从中寄托他鄙视功名利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也表达他对人生世事的豁达态度和感受。《桃花源诗并记》是其代表作之一,塑造了一个“相命肆农耕,日人从所憩”,“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的理想社会,代表了小生产者对造成战乱和贫困的封建社会的抗议。陶渊明的诗文风格平淡自然,语言简炼含蓄,感情亲切纯直,意境浑厚高远,对后代文学家有很大影响。他所开创的田园诗体,成为中国诗坛上一个重要流派,有《陶渊明集》传世。 D70为“曹植”(公元192年-232年),画面人物倾斜的动势,表现他正在沉吟诗赋,身带宝剑显示其地位,选择其“江介多悲风”一诗,并有“子建”、“任性而行”、“陈王”之印。曹植,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三国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文学家,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十余岁时便能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他以才华深得曹操的赏识和宠爱,几乎被立为太子,后来相继为帝的曹丕、曹睿父子,由于这样一段经历,对曹植深怀猜忌,横加压抑与迫害,他抑郁不得志,终于在愤懑与苦闷中死去。曹植的诗歌多五言诗,现存诗80余首,以曹丕称帝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作品主要抒写其“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政治理想和“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的抱负,少数篇章也反映出时局动乱和社会残破的面貌,后期作品则主要表现其受压抑的遭遇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抒发了壮志不得舒展的不平之情,并深刻暴露了统治集团内部萁豆相煎的残酷。《赠白马王彪》是其后期代表作,全诗共7章,表现了缠绵而又曲折复杂的感情。曹植的诗形象生动,描写细腻,语言自然而绮丽,富于音乐性,通篇布局严谨,有较高的艺术性。曹植也擅长辞赋,现存40余篇,《洛神赋》熔铸神话题材,通过梦幻境界,描写一个人神相恋的悲剧,极富抒情意味,为古代赋中名作。作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人集有《曹子建集》传世。 D71为“司马迁”(公元前145年—约前87年),画面表现他在遭受惨烈的横祸之后,毅然决然,发奋著史,忍辱负重,无所畏惧,终至流芳千古的高大形象。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少年时便学习经史。20岁后,游历各地,采集传说,调查风俗,足迹几遍全国,后出仕任郎中,元封三年(前108年),继其父任太史令,博览皇家所藏图书,整理历史资料。李陵抗击匈奴兵败投降,司马迁因为其辩解而获罪汉武帝,被施以“腐刑”。太始元年(前96年)获释任中书令,以惊人的毅力,“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完成了史学巨著《太史公书》(后称《史记》),在全书计130篇中,分本记12、表10、书8、世家30、列传70,记载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近3000年左右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民族、外国等各方面的史实,是我国第一部通史,堪称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代史学影响极大。同时,它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传记作品,全书塑造了一大批各阶级、各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表现了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批判精神和为遭受打击迫害的人们鸣不平的战斗精神,人物形象饱满,鲜明生动,语言简洁明快,质朴酣畅,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因此鲁迅赞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现存作品尚有《悲士不遇赋》、《报任安书》等。 D72为“屈原”(约前340年—约前277年),画面以孤愤、幽凄作为画面的基调,人物面部锁眉,头发厚重,宽大的两袖拖曳于身后,以表现出人物缓行的沉重和孤寂、痛苦的心境,选用《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也正表达他在文学上的卓绝和忧国忧民的伟大人格。屈原生平详情见第三章图C146介绍。
图D73-D76:中国古代文学家三4枚/2013-23/(D21) 图D73为“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十八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二十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二十三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三十三岁忧伤而死。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名。贾谊在文学史上有相当的地位,被认为是汉赋的主要开创者之一。 图D74为“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巴蜀(今四川)人,南朝梁武帝天鉴六年(507年),划安汉县地设置新县,以“相如”作为县名,县治在今蓬安县锦屏镇,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D75为“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元),字子云,西汉官吏、学者,蜀郡成都人,少好学,口吃,博览群书,长于辞赋,年四十余,始游京师,以文见召,奏《甘泉》、《河东》等赋,成帝时任给事黄门郎,王莽时任大夫,校书天禄阁,扬雄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有所谓的“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杨雄”名句。在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为扬雄。 D76为“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潜心二十余年,修成《汉书》,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征匈奴为中护军,兵败受牵连,死狱中,善辞赋,有《两都赋》等。在正史中专列《地理志》是从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开始的,班固对正史《地理志》的开创之功不可忽视。
图D77-D81:董永和七仙女5枚/2002-23/(D22) 董永与七仙女为中国五大民间传说(《白蛇传》、《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之一《天仙配》中的男女主人公,起源于“董永行孝”的故事。这个千古流芳的爱情传奇故事对封建伦理进行了揭露和鞭答,赞美了一种淳朴、善良、美好的感情。以孝行感动了仙女下凡,产生了天赐良缘的千古佳话,这既是儒教世俗化的需要,也是下层百姓的理想和愿望。因此,这一故事的诞生和流传,客观推动了孝悌观念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之一。无数艺人用戏曲、话本、鼓书、弹词等多种形式去延续着、演化着、诠释着这一美好的爱情传说,使之成为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精神财富。真实的董永的祖父是汉宣帝时期大臣董忠,由于权力斗争被削职为民,董永一家才如此贫困,但他的道德感确实要高于常人,尽孝是本能,所以这个故事就是《二十四孝》中“卖身葬父”的来源(见第三章图C284说明)。中国邮政于2002年10月26日发行《民间传说—董永与七仙女》特种邮票,这套邮票的5枚图案,在内容方面,以“织锦赎身”为中心,以“下凡结缘”、“满工还家”为重要铺垫,并以首枚和最后一枚形成首尾相顾之势,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完整地表现出了天上人间的爱情悲歌。在表现手法上,设计者运用明清徽雕艺术语言,将写实手法和装饰化手法巧妙结合,即人物刻画用写实化手法,不做夸张变形处理,使作品具有生活化和平民化的艺术特征;而场景描绘则用装饰化手法,如组成画面的树木、山石、建筑等的艺术处理,都运用了民间雕刻图式符号中大胆夸张、富于装饰味的造型语言,不仅赋予了作品浪漫的情调和艺术想象的空间,而且达到了一种追求唯美的理想化境界,使作品既具有通俗性,在视觉效果上也具有生动性和冲击力。在色调处理上,设计者避免了大红大绿的强烈对比,而是选择了既和谐统一而又不失对比的丰富色调。在线条运用上,设计者吸收了晋唐时期中国人物画盛行的“行云流水描”、“铁线游丝描”,这种线条如春蚕吐丝,柔韧挺拔,自由舒展,富于弹性,具有隽逸的力度,准确而有力地表现出了中国气派、风尚和民族精神。 图D77为“孝心感天”,董永身背行囊,手握一把雨伞,独自走在去偿工还债的路上,表情中有丧父的悲痛,也有生活的艰辛,心情显得十分沉重;七仙女云衣霓裳,站在云端之上,低头望着董永,表情中有惊异,也有爱幕,她被这位人间青年的孝心感动了,天上人间,被真爱联系在一起了。 图D78为“下凡结缘”,七仙女一身民间女子服饰,在老槐树下与董永邂近,她右手托腮,面对着“上无片瓦遮身体,下无寸土立足基”的一位穷汉,仿佛刚刚表白:“只要大哥不嫌弃,我愿与你配成婚。”表情中充满了少女的羞涩;董永直立,拱手彬彬有礼,神情中既显得老实憨厚,也流露出了无限惊喜。 图D79为“织锦赎身”,七仙女和大姐为了帮董永赎身,一起织锦时的情景,七仙女坐在织机上,在专心织锦,董永在磨房推磨进行着辛勤的劳动,忍受着奴役之苦。 图D80为“满工还家”,山清水秀,鸟儿结伴飞期,七仙女与董永相依相很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们面带微笑,高高兴兴地欣赏着大自然的美好景色,正如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段唱词描写的那样:“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遮风雨,夫妻恩爱苦亦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七仙女和董永完全沉浸在获得解放的喜悦和爱情的幸福之中。 图D81为“天地同心”,七仙女恢复了原来的装扮,足生祥云,冉冉而起,流露出无限的依依不舍之情;董永欲留无计,仰天大哭,有愤怒,也有无奈,七仙女返回天庭与董永天地相隔。
图D82-D85:马王堆汉墓帛画4枚/T135/1989.3.25/王虎鸣/(D23) 马王堆在湖南长沙市郊五里牌,离市中心约8公里,这里埋葬的是西汉初期、长沙国的丞相侯利苍和他的妻子、儿子,出土数千件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品类之多,保存之完好,均为考古发掘之罕见,对研究西汉初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提供了可靠的物证。其中一号汉墓出土的彩绘帛画,以其丰富复杂的内容,艳丽的色彩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大研究和观赏价值。画面呈“T”字形,上部宽92厘米,下部宽47.7厘米,长205厘米,属旌幡一类的用品,出殡时放在行列前面,落葬后覆盖在棺上,被称作“非衣”,有引魂升天之意,是我国已知画面最大、保存最完整、艺术性最强的彩绘帛画。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是中国西汉初期绘画风格的主要体现,反映了汉代艺术的成就。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图D82为“天上”,描绘天国的情景,即死者灵魂冀求归宿的地方,右上方画太阳,中立金鸟一只。太阳下的扶桑树上,又有8个小太阳。左上方画新月,中有蟾蜍、玉兔。一女子乘龙奔向弯月,她可能是嫦娥。中间绘人首蛇身像。下面,两只飞鸟相对,悬着铃铎。再往下,两扇天门内,二守门人拱手对坐。 图D83为“人间”,描绘人间的情景,以示死者生前的荣华富贵,以最显著的位置画着一老妇人拄杖而立,她就是墓主人,前有两人捧盘跪迎,后有三女随身伺候,中部下端有玉璧垂磬,磬下摆列鼎壶,描绘了墓主人生前宴饮的场面,老妇人的形体画得比其他人高大,用以显示出身份的高贵。 图D84为“地下”,描绘了地下的情景,以示阴间的幸福,一个赤身裸体的巨人站立两龙之上,横跨一条大蛇,双手托举着装有各种坛、罐食物的石条,男女主人在豪华的帐嫚下尽情享受,帐嫚上左右各有一位像飞天的女人。 图D85小型张为呈“T”字形的整幅帛画,整个画面布局对称,线条流畅,描绘精细,色彩绚丽,显示了西汉高超的艺术造诣,既有中国的神话传说,也有当时现实主义的写照,帛画的色彩用的是朱砂、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丰富而鲜艳,帛画用金色衬底,票面用红色,使整幅帛画显得庄重而珍贵。
图D86-D89:中山靖王墓文物4枚/2000-21/2000/李海晨 张慧/(D24) 中山靖王刘胜是汉高祖刘邦的四代孙,是汉景帝刘启庶子、汉武帝刘彻之兄、蜀汉昭烈帝刘备之祖,公元前154年被封中山王,统治中山国42年,刘胜墓于1968年5月在河北省海城县城西南约1.5公里的陵山主峰东坡被发现,同时在该墓北面100多米处又发掘出同样规模的刘胜妻窦倌的墓葬。刘胜夫妇都穿着金缕玉衣入葬,玉衣是汉代皇帝和达官显贵死后特制的殓服,全部用玉片制成,玉片之间用金丝连接,这两件玉衣是我国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的保存完整的汉代玉衣,对研究古代丧葬制度以及玉衣的发展演变,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中山靖王墓共出土铜、铁、金、银、陶、玉、石、丝织、漆等各类质地的文物一万多件,其种类之丰富,制作之精美,世所罕见。 图D86为“长信宫灯”,青铜器,通体鎏金,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灯体是一位跪坐掌灯、优雅恬静的宫女,中空,整体由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和灯罩六部分组成,各部均可拆卸,宫女着广袖内衣和长袍,左手持灯座,右臂高举与灯顶部相通,形成烟道,灯罩由两片弧形板合拢而成,可活动,以调节光照度和方向,灯上刻铭文65字,分别记载了该灯的容量、重量及所属者。因灯上刻有"长信"字样,故名“长信宫灯”。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院。(见开篇邮票图92介绍) 图D87为“蟠龙纹铜壶”,通高59.5厘米,腹径37米,重16.25公斤,通体用鎏金、鎏银作装饰,口部和底部做出鎏银卷云纹带,颈部饰金银相间的三角纹带;器身饰4只相互蟠绕的金龙,并缀以金色卷云纹;器盖饰3只金凤,盖缘饰鎏银卷云纹,卷云纽鎏银;壶内壁髹朱漆一层;壶底刻铭文:“楚大官,槽,容一石□,并重二钧八斤十两,第一”。整个器物龙飞凤舞,金银辉映,颇为富丽堂皇。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院。 图D88为“错金博山炉”,青铜器,熏香用具,把香料放入点燃,香烟通过炉盖许多小孔,袅袅上升,弥漫房中,通高26厘米,腹径15.5厘米,通体用金丝错出精致舒展的云气纹,炉盖高而尖,铸成山峦重选之形,以象征海中博山,故称博山炉,炉的坐把透雕成三条蛟龙腾出水面状,龙首擎托炉盘,炉盘上部和炉盖铸出峻峭起伏的山峦,炉盖上因山势镂孔,用金丝刻画细部,雕塑出生动的山间景色,神兽出没,虎豹奔走,轻捷的小猴或蹲踞在峦峰高处、或骑坐在兽背上嬉戏玩耍,猎人手持弓箭巡猎山间,一幅山景狩猎图跃然于尺寸之间。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院。 图D89为“朱雀衔环杯”,青铜器,通高11.2厘米,宽9.5厘米,造型为一个能自由转动的口衔白玉环的朱雀立于两高足杯之间的兽背上,朱雀展翅翘尾,神采飞扬;器物为放置化妆品所用;兽匍匐,四足分踏在两高足杯底座上;通体用金丝镶错出纹饰,朱雀的颈、腹与两杯的表面嵌有圆形和心形绿松石13颗,色彩斑斓,显得格外华丽美观。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院。
图D90-D95:汉画像石6枚/1999-2/1999.3.16/呼振源/(D25)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汉代文化是佛教全面影响中国之前的文化,是比较纯净的中国本土文化。它所记载的不仅是汉代还有大量先秦及远古的文化。汉画所反映的,正是中国前期的这段历史,而保存至今比较完整的,又多是密布于汉代墓室四壁、石椁四周,以及祠堂墙面、梁柱、门楣等处的石刻画,其内容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典章制度、男耕女织、骑射田猎、仕宦家居、社风民俗等各个方面,极其庞杂;而在形式上,又不拘泥于某一表现样式的艺术,它既有许多写实性较强的作品,又随处可见恰当的变形和夸张,形象多彩而丰富。在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其雕刻技法的洗练,绘画技巧的娴熟,代表了汉代艺术的最高成就,它同保存下来的汉画像砖一道,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是研究汉代及汉代以前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汉画像石同商周的青铜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诗、宋词一样,各领风骚数百年,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文化艺术瑰宝。 图D90为“牛耕”,原石高116厘米,宽52厘米,1962年出土于陕西绥德县四十里铺,画面原分两格,上格为卫士执戟立于楹柱旁,下格为牛耕图,邮票图案只选取了下格。中国的牛耕出现在春秋末叶,但真正使用并推广则是在汉代,那时除以中原为主的北方地区外,西北边防因屯田的需要,亦是汉代重点推行牛耕的地区。汉武帝时发明了二牛三人的耦犁,到西汉晚期,又出现了一人扶犁并驱两牛的方法,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牛耕图》所表现的,即是这种先进的耕作法,图中两牛抬扛并列前行,犁衡搭于两牛颈部,衡引一长辕犁;农夫扶犁举鞭驱牛,小童随后手提小袋点播下种,生动地刻划出一幅春耕场景。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图D91为“纺织”,原石高99厘米,宽216厘米,1957年出土于江苏徐州市铜山县单集乡洪楼村,画面原分为两层,上层为人物故事;下层为一座庄园,其右侧是达官显贵们正在高堂上欣赏庭院中伎人的乐舞表演,而左侧则为邮票图案所选取的纺织图。画面上清晰地呈现出汉代纺织的三道工序,即一人调丝,一人络丝、并丝,一踏机织作,这三位纺织女密切合作,协调统一,表现得淋漓尽致。图中所使用的脚踏提综式斜织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织布工具,欧洲到6世纪才出现这种装置,到13世纪才广泛应用。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图D92为“舞乐”,原石高108厘米,宽58厘米,20世纪30年代出土于江苏徐州沛县古泗水,原图分为三层,上层是舞乐图,中层是六博对饮,下层是车马图,邮票图案选取的是上层。图中一人抚琴弹奏,旁边一人似在伴唱,在悦耳的乐声中,舞女舒展长袖,翩翩起舞,右边一人在几案上做“倒立”表演,展现出一片歌舞升平的优美画面。长袖舞是汉代的宫庭舞蹈,它翘袖折腰,舒展奔放,成为代表汉朝时代特征的舞蹈样式,因而此图是研究汉代音乐舞蹈的珍贵文献资料。现藏于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 图D93为“车马出行”,原石高47厘米,长1100厘米,1953年出土于四川成都北门外4公里处的天回镇羊子山一号墓,由墓的左、右壁连接而成,画面是一组雄奇壮观的官吏出行队列,刻有轺车12辆,骑吏34人,步卒18人,马56匹,气势磅礴,浩浩荡荡。邮票图案选取出行队列中的一驾主车,车前有2位持戟骑士导引,后有1骑士断后,主人高冠博带端坐于3驾马车之上,威风凛凛,充分显示出地位的高贵,在导骑与主车之间的空白处,刻了一只撒腿疾奔的山兔,喻意车骑的快速,这与“马超飞燕”象征马的迅捷如出一辙。现藏于重庆市博物馆。 图D94为“荆轲刺秦王”,原石高97厘米,宽70厘米,现存于山东嘉祥县武宅山北麓的武氐祠,该祠内描绘这一故事的石画有3处,分别刻在武梁祠、前石室、左石室中。邮票所选为左石室中的一幅,原画分为三层,第一层刻齐相管仲射小白的故事,第三层刻伏羲、女娲故事,第二层即是邮票上的图案。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载于《史记· 刺客列传》,画像上,樊于期的头颅装在盒中放在柱旁,匕首穿在铜柱上,荆轲被御医夏无且死死抱住,秦王转身拔剑,而荆轲的助手秦舞阳吓得瘫倒在地上,画面生动地刻划了图穷匕现一瞬间的紧张情景,成功地塑造了故事中的各种人物。 图D95为“嫦娥奔月”,原石高55厘米,宽105厘米,1964年出土于河南省南阳市西关新华乡汉墓,图中左方刻一圆月,内有蟾蜍。人首蛇躯的嫦娥腾然升空,周围云气缭绕,繁星点点,表现了嫦娥奔入月宫的壮观景象。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早在商代的典籍中就有记述,到了汉代已十分流行,传说后羿得到西圣母的长生不老药,被妻子嫦娥偷吃后,便不由自主地飘向月宫,充满了奇幻浪漫的色彩(见第一章邮票图A4)。现藏于河南省南阳市西郊卧龙岗上汉画馆。 |
Copyleft2010 | nopaio@QQ.com |